235名外劳入境致新西兰疫情“小爆发”!背后是一个本地人嫌弃的高薪行业

发布日期:2024-01-13 00:23:46 来源:环球体育网app官方下载

  原标题:235名外劳入境,致新西兰疫情“小爆发”!背后是一个本地人嫌弃的高薪行业

  还好是在隔离酒店里。235名俄罗斯和乌克兰外籍劳工入境后,在基督城Siduma Hotel酒店隔离,结果一次检测就查出18个阳性。他们一下成了“高危人群”。

  我们要说的是新西兰的远洋渔业——那种一出门至少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不着家的工作。

  靠海吃海的新西兰有丰富的渔业资源,远洋捕捞年产值20亿纽币,而最大的问题是每年要招很多外籍劳工在渔船上干活。

  是的,这又是一个新西兰人不愿干的工种,虽然新西兰人热衷于钓鱼,但让他们几个星期在船上不回家,很多人给多少钱都不干。

  以往,不少亚洲地区的有经验的渔船上的海员,会到新西兰来干加入“外籍兵团”,比如东南亚国家或者菲律宾海员,也有中、韩两国过来的海员。

  今年情况特殊——现在不给政策就进不来,所以快开春的时候,渔业部门已经吵到了移民部长Kris Faafoi那里了。

  于是移民部长给开了口子,批了至少几百个名额,可以从海外让有经验的渔船上的海员来干活。

  渔业公司的时间都是算好的,现在第一批海员入境后就曝出集体感染,很多人要隔离更长时间,拖网渔船的出海时间将因此延后,也会给渔业公司带来经济损失。

  Sealord 首席执行官 Doug Paulin 说,如果今年晚出海一到两个月,公司纯利润会少100万。

  其实当海员收入很高,根据政府网站careers.govt.nz上的一般性介绍,高素质、有经验的远洋捕捞船员(deckhands,在甲板上操作的工人)可以赚到9万纽币以上。

  所以,远洋捕捞要比近海捕捞的收入高不少,近海捕捞一般普通甲板工到5-6万就差不多到顶了。

  远洋捕捞船员基本的模式就是,在船上拼命赚钱,反正船上上班时间长,相当于长期加班,挣好钱上岸回家拼命休息……

  Sealord 首席执行官 Doug Paulin说,招人一直是问题,船上缺人的时间多。

  并不是只要有力气就行,先要做海员体检、视力和毒品测试,上船筛选也特别强调经验和技能。

  在船上工作满一定的时间,能够得到QDC证书,有了这个证书,才算一个合格的加班船员。

  更高级的资质证书如甲板捕鱼操作证书ADH-F。现在不少船上也要求入职的人受过高等教育。

  Doug Paulin说,新西兰人半途放弃的很多,第一、二次出海以后,新招的Kiwi船员一般有三分之一会放弃。

  因为流失率高,这样行业的“工作机会”,在政府网站上划入了“good”的区域

  所以在现实中,下海干活的Kiwi并不多,甚至不占主流。Doug Paulin说,收入方面其实没有一点经验也不会低于4.4万的,只要上船了愿意干,很容易就是5万以上的收入。

  这次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外劳在隔离期曝出感染,才让新西兰再次关注远洋捕捞缺人问题。

  行业人士承认,他们在职业推广方面,真的做的很不够。“在职业指导和招聘方面,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。”

  专家说,对于新人来说,在海上做倒班工作是一个和以往生活完全不同的巨大变化。

  由于在外海上漂泊的特殊环境,船上的管理一直都是比较军事化的,这不论哪个国家、哪个类型的船都是如此。

  同样,渔船上也有比陆地上的企业更严格的纪律。在船上,如果地位比你高的人要你去做一个活计,你是不能拒绝的。

  这几点加上生活条件艰苦、长期不能和家人团聚等,是造成难以坚持的主要原因。

  但另一些人坚持下来,也有他们的理由:短时间内能挣很多钱,全年比一般人休息的时间更多,可以过上船有钱挣,下船后再去享受的生活方式。

  在海上漂着,船长成了最高首领,有时,法律的边界在离家几千公里的地方也变得模糊。在一些国家,渔业公司船主虐待或者违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。

  先看船上最豪华的地方,也就是船长居住的地方,有个小会客厅,单独的卫生间,单独的卧室。

  不过一般的船员就没那么好的条件了,大多住在甲板下没有风景的房间,空间也要小很多。

  先去看甲板工作区,首先,你要穿上厚厚的全身防水工作服,海上保暖也靠这个。

  再套上救生衣,才可以上甲板。甲板上缆绳与障碍物不少,如果不注意的话,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。

  一网渔获来了,你猜有多重?这网渔获整整4.5吨。现代远洋捕鱼效率非常高。

  这其实是新西兰捕捞量最多的经济品种——Hoki。一般你在超市里只能看到片好的鱼片,是新西兰鱼薯店和很多家庭最常用的鱼种。

  新西兰不管是麦当劳,还是汉堡王,主要都用这种鱼。Hoki是只生活在深海区域的。

  在捕捞船上,打捞出来后工作还没结束,在甲板的下面,就是工厂操作区——鱼的处理工作几乎同时,也要在渔船上进行,主要的工作是鱼的分拣、处理和包装。

  绝大多数鱼都是要在船上处理好的,所以能想象工作之多。一个船员将处理好的鱼片装进盒子,再收到冷藏区。

  在管理和日常生活方面,新西兰的渔船还是比较nice的,不太听说压榨船员的事情,而且初级产业部还在渔船上安了摄像头,监视在捕鱼作业中是否按规定的可持续方式进行。

  疫情发生后,工党政府担心失业人口增加,推出了免费的free trades education,就是各类技术工人的免费培训。

  船上工种大体上分为三个:甲板上的船员,甲板下的船员(处理渔获等),还有有工程师资质的船员。

  在Westport的一个远洋就业培训中心,就有一些年轻人在培训,准备顶替外国船员的缺口。

  也有人泼冷水。维多利亚大学劳动、就业和工作中心主任Stephen Blumenfield说,现在很多新的一代年轻人对于劳力的工作不感兴趣,认为做的是“脏活”,感觉自己还有更好的选择。

  他说,新西兰这个行业的工资水平,还应该更高——可以效仿澳大利亚矿业的模式,用更高的工资来处理问题。